︱心肌病的病理研究进展资讯频道华夏病理(线粒体心肌病)

本文向给大家分享线粒体心肌病相关知识,同时小编也会对线粒体病心脏变化进行解释,如果能解决您在线粒体心肌病方面面临的问题,请收藏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罕见病100种及症状

第30例线粒体心肌病

  1. 罕见病,是指盛行率低、少见的疾病,在美国罕见游旁疾病组织所公布的罕见疾病高达一千种之多,在中国较为人熟知的罕见疾病包括:Fabry病、高雪氏病、黏多醣症、苯酮尿症、地中海贫血、成骨不成症(俗称玻璃娃娃)、高血氨症、有机酸血症、威尔森氏症等等。

  2. 不同时间和地区,罕见病的界定标准会有所变化。艾滋病一度被定为罕见病。又如地中海贫血病,在北欧地区也曾被定为罕见病。现在这两种疾病都已是常见病。

  3. 白化病,是由于不同基因的突变,导致黑色素或黑色素体生物合成缺陷,从而表现为皮肤、眼睛、毛发等色素缺乏的一种遗传病症。白化病患者的皮肤和毛发呈白化现象,易晒伤、大多有眼球震颤、怕光、低视力等现象,目前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4. 肢端肥大症,是脑下垂体因增生或肿瘤而引起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皮肤及骨骼异常增生性疾病。未成年人发病引起巨人症,成年人发病表现为皮肤弥漫性肥大增厚,面部皮肤纹理增粗,皱纹加深,鼻唇沟增宽,舌、嘴唇变厚。同时垂体肿瘤压迫导致器官病变且恶性肿瘤发生率也会相应增加,寿命缩短。发病率6~18人/百万。

  5. 特发性肺动脉高压病,是一种罕见的心血管病,发病率每年1~2人/百万,女性发病率较高。60%的病人表现为呼吸困难、气喘、胸痛等,病情严重的出现心包积液,导致右心衰竭,只能卧床不起。患者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目前是不可治愈的重度慢性疾病。

  6. 苯酮尿症,缺乏丙酮酸羟化酶,苯丙氨酸只能靠转氨生成苯丙酮酸,病人尿中排出大量苯丙酮酸。苯丙酮酸堆积对神经有毒害,使智力发育出现障碍。新生儿患病的机率约是5万分之一,一年约有6~7个患有此种病症的新生儿出生。

  7. 线粒体病,是由线粒体DNA或核DNA缺陷引起。基因缺陷导致了线粒体呼吸链上的功能蛋白或结构蛋白发生改变,丧失了原有的功能,使能量合成受阻,从而出现一系列的症状,常见的有癫痫、偏头痛、痴呆、偏盲、四肢酸痛且活动后乏力明显、视力下降、眼睑下垂、神经性耳聋以及身材矮小、糖尿病、心肌病、白内障等。

线粒体引起的疾病有哪些

第30例线粒体心肌病
线粒体病的命名和某些以侵犯人体部位而命名的疾病一样(比如心脏病),因为它们都侵犯我们身体细胞的某一特殊部分,线粒体病主要侵犯有“人体细胞内部发动机”之称的线粒体。   1. 神经系统:惊厥、痉挛、发育迟缓、听力障碍、痴呆、40岁之前的中风症状、视觉系统损害、平衡功能扰老障碍以及周神经病变等。   2. 眼:眼睑下垂(上睑下垂)、眼球运动动障碍(眼外肌麻痹)、渣慎失明(视网膜炎、视神经萎缩)、白内障。   3. 心脏:原发性心肌病(心肌衰弱)、传导阻滞。   4. 肝:肝功能衰竭(仅在mtDNA缺失综合征患儿中常见)。   5. 肾:范可尼综合征(尿基本代谢产如李敬物丧失)、肌红蛋白尿。   6. 骨骼肌:肌无力、运动不能、抽筋。   7. 消化道:反酸、呕吐、慢性腹泻、肠梗阻。   8. 胰腺:糖尿病。

原文链接:https://www.jotong.cn/yinshi/871.html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海城运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