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痢疾报告要求

细菌性痢疾流行的致病菌群是什么

细菌性痢疾(bacillary-dysentery)ppt课件.ppt_第1页
一、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志贺菌属引起的肠道传染病,故亦称为志贺菌病。菌痢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终年散发,春秋季节可引起流行。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排黏液血浓便以及里急后重等,可伴有发热及全身毒血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感染性休克或中毒性脑病。由于痢疾杆菌各组及血清型间无交叉免疫,且病后免疫力差,故可反复感染。一般为急性,少数迁延成慢性。
二、流行过程
1、传染源:患者和带菌者为主要传染源,急性患者粪便中含有大量细菌,非典型患者常被忽视,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慢性患者可间歇排菌达数年之久,为本病持续存在及流行的重要原因。
2、传播途径: 以粪—口为主要传播途径,食物、水、生活接触和苍蝇、蟑螂污染为主要传播因素。食物和水的污染引起痢疾爆发。
3、易感性: 本病男女老幼普遍易感,患病后免疫时间短,且个菌群、菌型之间交叉免疫。任何使机体抵抗力降低的因素均可成为痢疾发病的诱因,重复感染和多次发病者常见。
三、流行特征
1、季节分布: 菌痢在我国全年均可发生,但有明显的季节高峰,以夏秋季最为常见。一般五月份开始上升,8~9月份达高峰,10月逐渐下降。流行季节高峰与苍蝇密度高、温湿度适合痢疾杆菌生存繁殖,食用不洁冷食、凉饮、瓜果,以及胃肠功能失调等因素有关。
2、地区分布: 本病集中在温带或亚热带。与生活条件和卫生设施水平以及文化卫生知识程度等有关。
3、年龄分布: 本病在年龄分布上有两个高峰。一个为学龄前儿童,由于卫生习惯差,发病较多;另一个为20~50岁的青壮年,与活动量大感染机会多有关。

细菌性痢疾散发流行的主要途径

夏季拉肚子,警惕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常见肠道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感及粘液脓血便为特征。其基本病理损害为结肠粘膜的充血、水肿、出血等渗出性炎症改变。
流行特征:
(一)传染源 传染源包括患者和带菌者,患者中以急性,非急性典型菌痢与慢性隐慝型菌痢为重要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 痢疾杆菌随患者熟人或带菌者的粪便排出,通过污染的手、食品、水源或生活接触,或苍蝇、蟑螂等间接方式传播,最终均经口入消化道,使易感者受感染。
(三)人群易感性 人群对痢疾杆菌普遍易感,学龄前儿童患病多与不良卫生习惯有关。成人患者同机体抵抗力降低、接触感染机会多有关,加之患同型菌痢后无巩固免疫力,不同菌群间以及不同血清型痢疾杆菌之间无交叉免疫,造成重复感染或再感染而反复多次发病。
流行过程:
进入消化道的痢疾杆菌中只有对肠壁上皮细胞具有侵袭力的菌株才能引起病变。胃酸对进入消化道的痢疾杆菌有杀灭作用;肠道菌群产生的短链脂肪酸、过氧化氢以及细菌素等有杀灭或拮抗作用;肠粘膜表面有抗肠道致病菌的特异抗体(主要为分泌型IgA ),对痢疾杆菌具有排斥作用。所以当机体全身及局部防御功能下降时,痢疾杆菌才能在肠腔内繁殖,侵入肠、粘膜上皮,引起局部组织炎症反应,并使小血管循环发生障碍。机体感染病原菌后,经过数小时至 7天(一般1~3天)的潜伏期才出现症状,由于病人的年龄及机体状况、感染菌群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同。其病变部位主要在乙状结肠及直肠。病变局部的肠粘膜上皮细胞由于缺血、缺氧而变性坏死,形成浅表溃疡。因此有腹痛、腹泻、脓血便症状。直肠受炎症反应刺激,致使病人表现有里急后重感(下坠感)。重者肠粘膜大片剥落,形成广泛坏死性假膜,病人严重腹泻,导致失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等严重症状。一般发病后 1周产生抗体,病变渐愈合,病原菌被消灭,临床症状消失。通常分急、慢性两期。

原文链接:https://www.jotong.cn/jijie/2642.html

相关推荐

扁平疣冷冻治疗

扁平疣冷冻治疗

冷冻治疗是皮肤科常用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应用低温作用于病变组织使之发生坏死或诱发生物效应以达到治疗目的。液态氮气是最常用的制。

转基因的优势和劣势 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的优势和劣势 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技术是指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将于不同生物(或同种生物)的有利基因导入到目标生物中使目标生物在原有遗传特性基础上增加新。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海城运势